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3月18日上线政风行风热线

发布时间:2024-03-19 15:14信息来源: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上线嘉宾: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韡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四级调研员           裴治建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资源利用科科长       陈崧松


张韡局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们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通过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与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互动,介绍数据资源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我们也想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这个渠道和平台,更多听取广大听众朋友意见和建议,便于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优化服务。


主持人:张局长,您好,近年来数字化建设的话题备受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我们淮南市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现状是怎样的。

张韡局长:近年来,淮南市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据资源持续归集、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字社会稳步推进。

数字底座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存算资源居全省前列。“城市大脑”建设全面启动,构建数据中台、智慧中台等共性能力支撑平台,实现了对全市数字资源、城市事件、应用系统的汇、管、用、看,打造了支撑经济、社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赋能平台。“城市大脑”共汇聚了64个部门2867个数据资源,46.44亿条数据,6.81万个数据项;为22个部门提供715项数据资源,接口调用累计达252万次;整合全市20000余路视频资源、上架55种视频算法;汇聚全市二维地图、主城区320平方公里高精度地图,开发25类地图服务,为多个应用场景提供遥感影像、二维、三维各类地图支撑。202212月,淮南市“城市大脑”荣获由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胜奖(一等奖)。率先建成信创政务云,淮南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完全基于国产环境的信创云平台,目前市政务云计算资源(VCPU)达14500个、内存资源近32000G,存储容量达400TB,约40家部门的近60个信息系统实现云端部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建设资金得到大幅节约,安全防护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强化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完成全市7个部门非涉密专网向政务外网整合,多维度强化数据传输各层级安全防护,确保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的可防、可管、可控。存算资源全省领先,建成的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作为中国移动在华东地区最大的区域级数据中心,存力和算力均处于领先水平。

数字产业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数据激活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淮南打强数据资源牌,聚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培育转型新动能,已获批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省级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淮南打造了以中国移动长三角(淮南)数据中心为核心,以云谷产业园数据中心、淮南市能源数据中心、淮南电信山南数据中心等为配套的数据中心集群,形成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应用、交易、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加快突破,依托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八研究所、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其中安徽省煤矿安全大数据分析与预警技术工程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区域煤矿安全态势智能分析与预警技术”。产业载体资源丰富,淮南市科技信息产业园、双创综合服务中心、江淮云、智慧谷、淮南新型显示产业园等多个大型产业园区和载体建成投用。重点企业持续落地,中国软件、白山云、北京火山引擎等大数据重点企业签约落地,淮南数融产业园、淮南软件信息与制造产业园、白山云盾服务全球中心、北斗时空信息大数据应用项目等重点项目签约开工。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不断强化,“一件事”改革持续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不断深化,不断提升“全程网办”服务能力,已实现与省、市32个部门61个业务系统4793项政务事项对接。将76台银行智能柜员机接入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实现8大类38项政务服务事项随时办、就近办。“一件事”改革持续开展,推进“退休一件事一次办”“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投资项目前期一件事”等一件事顺利实施,“皖事通办”淮南子平台累计上线高频“一件事”服务298个。“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制发了各类电子证照;主题地图上线公安,卫健、文旅等场所4774个、热点服务659个;“皖事通”累计上线服务387个,累计注册个人用户219.2万个、法人用户122436个。为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了淮南市惠企通平台,实现了涉企政策“免申即享”。2023年以来已完成政策兑现233条,兑付资金1.42亿元,惠及企业944家。

数据要素流通领域探索不断深入,国家试点按时间节点推进。去年,淮南市积极参与2023年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工作,市数据资源局结合我市“二基地、一中心”先行优势,即安徽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大数据)、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安徽(淮南)大数据交易中心(批筹),认真组织调研论证,紧扣创新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模式、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拟定“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模式”的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两部委评审,成功完成揭榜。当前,我市正结合国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试点方案时间节点,在建立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各方面制度,形成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体系,构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实现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模式的试点目标。


主持人:张局长,我们数字化城市治理方面有没有什么成绩呢?

张韡局长:当前,我市数字城市治理路径持续探索,精细化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智慧城管方面,建成淮南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集成城管综合执法、城市渣土车监管、环卫垃圾处置、市民通APP等多方面应用,实现城市运行管理问题的“发现、立案、派单、核查、处置、结案”的闭环管理。对接了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与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等平台,形成地上地下“一张图”的综合管理应用。基层治理数字化方面,建成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化“e治理”平台,集成基础信息录入、网格事件上报、可视化指挥调度、专项业务培训等功能,实现“市、县、乡、村、网格”五级应用。2022年,“e治理”APP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第四届优秀政法新媒体评选活动中荣获融媒公共服务三等奖,“网格化+网络化”工作模式被写入《平安中国》年鉴。智慧交通方面,建设交通智能管控平台,搭建了交通大脑,实现高效指挥调度、道路视频监控、交通态势分析、交通信号远程控制、出行和停车诱导、交通环境监测等功能。创新“绿波通行”应用场景,在淮河大道、民惠街、和悦街等37个路段运行绿波方案,全长53.2公里,实现车辆在路口停车次数减少70%,通行效率提升40%以上,社会反响良好。信用淮南方面,建立了“一纵”深入11个县区园区、“一横”联接38家市直部门121个科室的淮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淮南”网站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955万人次,发布信息3200余条,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上升至全国第2位。产业大脑方面,建设了产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国企业的实时查询功能、产业链分析、招商项目统计等功能,并入围第三届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主持人:在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方面,有没有什么可以为我们介绍的?

张韡局长: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为民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智慧教育方面,淮南市建成了430余所智慧学校,1623个智慧课堂,覆盖全市10个县区所有中小学。立足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了淮南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与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汇集教育教学资源160余万件,学科资源覆盖率达99.2%,集教学、学习、管理、文化、生活、数据监管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智慧医疗方面,打造了“健康淮南”公众健康服务平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80万份。电子健康卡发卡总数达174万,用卡数量达500万,实现与安康码、社保码的融合。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实现远程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双向转诊。智医助理覆盖81809家基层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8240家二级以上医院及1097家基层机构数据采集。智慧养老方面,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1943名低收入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洁、助急等智慧化居家养老服务。搭建老年助餐服务平台,保障老年助餐服务补贴准确发放。建设高龄津贴发放系统,打通公安人口库和民政殡葬库数据,实现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无感发放”。智慧人社方面,依托“省集中”社会保险管理平台,完成“我要办理社会保障卡”一件事业务,实现“跨省通办”,截至202310月,已发放社保卡339.59万人,电子社保卡232.91万人,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73.30%。完成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事项185项,组织居民服务“一卡通”皖美约惠长三角活动,探索跨省应用。


主持人:听了张局长的介绍,联想到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很多息息相关的事,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网络宽带等,我们也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字淮南”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